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五章“这就是北京”(1 / 2)

加入书签

傅修衍口中所说要教导的诺言很快就践行了。

榆尔人生中第一次学会了她从不敢想象的技能。

比如,如何坐飞机。

流程挺简单的。

出示身份证,过安检,再由专人带到贵宾室。

全程被人微笑服务。

傅修衍告诉安静的榆尔,一切都很容易。

确实,电视剧上演的是假的,榆尔想。

大的像间屋子的头等舱,宽敞的沙发座再次让榆尔哑然。

冷着脸的少年从榆尔身侧走过,随便挑了个座位倚着,阖上双眼。

空姐礼貌的向他欠身致意。

“别烦我。”

榆尔移开了视线,坐在了机票上显示的座位,傅修衍坐在她的左手边,二人隔着段距离。

但榆尔记得,傅修衍的座位不在这。

当机长广播响起时,头等舱内仍然只有他们三人。

榆尔默默收起了机票。

原来,对有钱人来说,机票跟废纸没什么区别。

漂亮优雅的空姐踩着高跟鞋走向她。

榆尔起初没在意,直到空姐蹲下身问“榆小姐,请问您需要”

榆尔微怔,明明刚才还高出她一头的女人,现在半蹲在地毯上温柔地注视着她,距离近到她能看清女人的唇纹。

她还不能适应被人服务。

“请问您需要吗?

真的很体贴,但榆尔内心并不如面上那般平静。

半晌,她才开口“谢谢,我什么都不需要。”

空姐依旧保持着温柔的笑容“好的”

“祝您旅途愉快。”

两个半小时的旅途,机舱内安安静静。

横跨五个省份的归途,即将到达终点。

飞机翼尾闪烁着红光

“榆尔,我们要到了。”

傅修衍看向榆尔的眸色深不可测。

从初见到现在,女孩的一切的表现都让他感到好奇

这种感受是从未有过的,至少在傅修衍前二十五年的人生中没有。

榆尔凝视着窗外“哥,北京,和我想得不太一样。”

“方方正正的。”

榆尔所住的小县城,晚九点之后,街上只有坏掉的滋滋作响的路灯。

俯瞰凌晨的北京,灯火通明。

榆尔回首,男人饶有兴致的看着她,轻声哂笑“这就是北京。”

--

光头律师小跑着赶到通道外,正赶上榆尔背着包出来。

他理了理衣领,从公文包里掏出纸笔,立在了三人面前。

“傅总,您看榆小姐已经到北京了,我的事儿”

光头弓着身子,脸上的笑容谄媚。

傅修衍没避讳榆尔,签字笔划过纸张。

榆尔只瞥见了“购房协议书”几个字。

“呵”

傅修衍身边的少年发出一声冷哼。

也别怪光头心急。

2009年起始,北京房价疯涨。

用光头的话来说,丫的,关于购房的政策年年都出,这两年的政策真奇了怪了。

他娘的,律师跌在政策上,说出去都叫人给笑话死。

光头这人也奇,九六年研究生毕业,给傅家勤勤恳恳打工,一个月工资将近一万块钱。

要说这什么概念呢?

同样和光头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开几千块钱工资都算牛逼哄哄了。

90年代末,把无数人搞得焦头烂额的通货膨胀结束了,国家经济陷入低迷。

光头提心吊胆的,生怕被傅家踹了。

不久,中央政府出台政策。

住房改革开始实施。

单位福利分房改成自个儿掏钱买,谁乐意?

冤大头才买。

光头买得起,但他压根儿没想过要买房。

2004年,光头一交情不深的大学同学打电话“天通苑房价挺稳定的,首付六七万就能买,我记得你工资挺高,干脆咬牙在国贸买个得了,信哥一句话”

这说的滔滔不绝的货是个房虫,国内最早的一批。

光头破口大骂

“我是挣上钱了,花几十万买个房子,你当我是个傻b啊!”

几年过去,光头从没看上过的天通苑房价,摇身一变。全款上百万。

光头后悔的抽了自己两嘴巴子。

房虫朋友则是守着十几套房产成了“暴发户”。

2000年-2010年,国家的黄金十年。

即将走入尾声。

--

黑车行驶在定泗路,缓缓开进了别墅区,

榆尔静静的看着。

来自小县城重点高中满肚子墨水的她,面对与破旧的居民楼一个地一个天的独栋别墅,也是词穷了。

倒也不是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