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62章(1 / 2)

加入书签

以至于今天李崇的心情很好,坐等他姑开大。

正等着的时候就听门外的小太监进来传话:

“陛下,昭德大长公主递了牌子进宫,长公主传话说请陛下约礼部,户部及内阁几位朝臣前来议事,她先去慈宁宫,随后便到。”

李崇的精神都跟着振奋了起来:

“张冲,照长公主的意思传朝臣进宫。”

张冲赶忙躬身去安排。

而此刻青华门一过,昭德大长公主的銮驾被三代帝王加赐仪仗,端的是巍巍皇家威仪,此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慈宁宫。

就是执掌宫事的姑姑琉钰脸色有些惊慌:

“娘娘,昭德大长公主进宫了,正往慈宁宫而来。”

玉榻上此刻正瞧着新送来的首饰的孟太后脸色一变:

“她进宫来做何?”

她是从心里有些怵李昭德的,她册封皇后的时候朝臣就诸多反对,而给她脸色看最多的便是和先皇后自幼相识的李昭德。

她也曾因为在她那吃的委屈多次和光帝哭诉,但是光帝次次都叫她忍让,甚至为了照顾皇姐的情绪,在光帝时期便免了李昭德需要向皇后行的礼仪。

反而在家礼上,李昭德是长姐,自幼照顾过两个皇弟,光帝对她都敬重有加,孟皇后反而要向李昭德行家礼,称皇姐,所以她对李昭德都是能避则避,近几年来,她非大宴也并不常进宫。

“还不快准备,给本宫更衣。”

銮驾直停在慈宁宫的门口,銮驾上下来的女子墨发如云,一身正嫡才能穿的明黄色宫装,神色镇定,自有一股从骨子里散出的雍容端方,通传的声音层层递进,她这才时隔多年再次踏进慈宁宫。

“皇姐今日怎么有空进宫?怎不叫人提前通传一声?”

孟太后穿的更是隆重,九钗凤冠无不在昭示她如今的地位,但是这些李昭德从不看在眼里,凤眸微瞟,对她的轻视一如从前,似笑非笑地开口:

“不曾通传是怕太后又借口躲了去。”

孟太后不愿今日还受她凌辱:

“皇姐这是哪的话,这是皇宫,我身为太后缘何会躲?”

李昭德进了正殿,不予与她口舌争辩,开门见山:

“我此次来是为了太后千秋节一事。”

孟太后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千秋节何事?”

“京中雪灾已经绵延月余,灾民流遍,粮库空虚,朝中用银子的地方甚多,此等天灾之下,皇室更应为天下表率,克勤克俭。

如今陛下还未大婚,太后身为后宫之主应体陛下之难,将千秋节五万拨银转而交由赈灾之用。”

孟太后脸色都铁青了下来:

“皇姐,按着你的意思,只要天下有灾民,本宫的千秋节,陛下的万寿街就都不过了,那皇家的体面何在?大梁自古以孝治天下,天下人又该如何想陛下?”

李昭德扫了她一眼,言辞冷切:

“何为孝?天子垂拱而治,天下黎民之父母为父母,天下黎民之子女为子女,陛下体千万人之孝道赈济灾情为孝,还是舍黎民而孝伯母为孝?

为全太后仁德,为全陛下孝道,本宫才会来你这慈宁宫走一趟,若太后无彰皇室之德,本宫自会奉告太庙,昭告黎民。”

孟太后的脸色都白了下去,这么多年来,李昭德虽已经出嫁,但是其在宗亲朝臣中皆是威望甚高,此事若真的任由她闹大,只会让百官翻出当年册立皇后时各种言语。

而此刻华清宫中,内阁,户部,礼部的主官都到齐了,但是李崇却并未说什么事儿,只是让人上茶:

“诸位爱卿稍坐,今日乃是姑母来信,想借朕的地方和诸位朝臣说些事儿,请诸位等等。”

这句话一出,底下的人都有些意外,陛下的姑母,不正是焰亲王妃,那位曾经随焰亲王驻守北境的昭德大长公主吗?昭德大长公主曾带大两代君主,威望甚高,此刻她找他们是什么事儿?

没过半刻钟,外面便传来了通报:

“太后娘娘驾到,昭德大长公主驾到。”

屋内的人都站了起来,包括李崇在内,他都还没见过这位姑母呢。

就见两位身着宫装的女子并肩而来,孟太后身边的女子瞧着十分年轻虽然已经年过四十,但是瞧着只有三十多岁的模样。

眉间自有一股子英气,通身华贵雍容,她只单单站在那里,便能让任何女子黯然失色,无关相貌,乃是通身的气场,有她在,便无旁人。

孟太后在她身边,虽然九凤加身,却总是多了几分小家子气,光是这对比李崇便知道今日之事有他姑母在,便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了。

“见过姑母,给太后请安。”

李昭德给李崇见礼,李崇也笑着回礼,姑侄二人只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

李昭德年少便曾随父皇上过朝,如今的老臣很多和她也算是老相识:

“本宫倒是多年未见诸位大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