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986节(1 / 3)

加入书签

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画面,还是因为光绪帝那一个新军,必须是八旗大爷们掌兵的决定。

这些人来加入新军,可是本着升官发财来的,训练受苦绝对不行。

at和旭风两人,也任由他们如此。

甚至平时间一起吃吃喝喝,每月还私下给上一笔额外的好处,只要他们不拖着自己的后腿就行。

在其中家里关系最硬的一批勋贵子弟,经常跟着at出去吃喝后。

这些次一级的八旗大爷们,目前还算老实;虽然自己不下场,最少也没有当众拆台的动作。

毕竟他们也知道,手下强、他们才更容易爬上去。

反倒是所有的士兵,都是来自周围燕赵故地的庄稼汉子弟;他们在得到了每月薪水按时足额发放,每日伙食供应尽量充足的保证后。

最关键是旭风这个副标统大人,与他们同甘共苦之下,还是愿意刻苦训练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股场面。

至于为什么?他们现在用木棍练习刺杀。

那不是各国的商人,倒是非常愿意售卖新式步枪,可朝廷不是拿不出钱么,只能是拿着一根木棍代替了。

不过就算这样,在练习了一个多月,在旭风自称是偷学自德棍教官的队列训练下。

还有这样单调,但是有效地刺杀之后。

这at和旭风,手下这一协的新军战士,对比起了其他新军,还有大青在京师的一众军队,气势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以至于帝党头目,暂代新军训练大臣的翁帝师,此刻轻车从简之下偷偷看过了训练的场面之后,越发地对两人满意了起来。

同时,还有在颐和园养老的老妖婆,在听到了一些消息后,也有了一些想法。

比如说:若是自己手上掌握一支属于满人的新军,还是相当一个不错的事情;至于光绪那糊涂孩子,等自己死了之后再说吧……

报纸和宣传

时间:9月15日。

地点:津门、阴租界、《北方时报》的总编办公室。

当伏在办公桌上正在写着什么的黄逸之,耳边在听到了几声敲门声,说了一句‘进来’之后。

一个穿着洗到发白的长衫,六十多岁的老者就推门走了进来。

他将一篇稿子放在了黄胖子的办公桌上后,嘴里想要说点什么后又憋了回去,表情那叫一个相当的古怪。

见状之下,黄逸之连忙问出了一句:“李主编,你这到底是什么一个情况?”

没错!这样一份黄逸之担任总编的《北方时报》,正是他在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所开办出来的一份全新的报纸。

之所以开在了租界中,而不是开在了京师城,仅仅是出于安全的一些考虑而已。

毕竟大青官府的那些人,根本就没有权利来租界直接抓人。

而通过每天的火车,将最新一期的报纸托运到京师城出售,因为两地的距离不远,其实也挺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别看这一份《北方时报》,满打满算才是开办了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已。

并且因为草创,目前一个星期才是发两期,最近的一期才是23期。

可这一份报纸,如今不仅在津门地区有着相当的影响力,成为大量读书人和洋人必看的报纸。

就连不远的京师城,甚至是在整个的北方地区,都小有名气了起来。

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黄逸之这个现代人,对于当前的整体世界格局,有着远超这个时代普通人的见识。

每每挂着马甲,写上的一些文章,很是让大青的读书人看了眼界大开,洋鬼子看了后,同样若有所思之外。

还要感谢这一位李放周、李主编,还有他的一些学生。

李主编,其实是当年‘燕山讲习所’的一位学员,绝对算是胡彪他们可以信任的嫡系。

当年在燕山的那一个冬天里,他在培训班学了一身的本事,出来之后却没有一点考取大青功名、入仕的意思。

反倒是回到了自己的中原省老家,一边耕种、一边教书为生。

这些年下来,已经在中原省有着不小名气,并且培养出了不少懂西学、有见识的学生。

当听到了第三代的玄戈营,在泗水城再度出现了的消息后;不顾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毅然带着一些得意学生,前往了对于他而言无比陌生的南洋。

等见到了当年胡一统门主的儿子胡二统后,双方之间自然是说不出的欢喜。

类似于李放周这样的人物,还有着不少了。

当年的那一批学员,就算本人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又或者已经过世了没有来,可是他们一部分学生也自发地赶到了泗水城。

哪怕这些学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人数也是超过了千人。

剩下还有更多人虽然没来,但是心还是向着他们玄戈营;算是上一个任务中,胡彪他们在燕山中的培训班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