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杀洪帅 据(4 / 5)

加入书签

宽约9米,墙高约13米。开四门。

东门康海门,寓意面向东方宽阔的大海。

南门安江门,寓意安定南面的长江。

西门通泗门,表明(因京杭运河)可通达山东济宁泗河。

北门迎恩门,表示承接北方宋陵祖宗之恩泽。

其东门为拱券形,出门直走约156米是东关古渡码头。

东门城楼为抬梁式大木构架,内有6条大梁、12根金柱1,形成5个开间。前后两面各有6根檐柱,重檐九脊歇山顶。八个檐角飞翘,宛如大鹏展翅。

大城竣工后,“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

出四门乘船,北上可依次到达高邮、宝应、淮安、泗阳、宿迁、邳州、徐州等运河沿线城镇。

扬州城连通南面长江的大运河约15公里,南下过江可达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嘉兴、杭州。

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南渡后,江都县析出广陵县,扬州增辖广陵、泰兴2县。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扬州大都督府。次年,改为扬州路,设置总管府。辖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泰州、通州(今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滁州、崇明州(今上海市崇明县)5州,并直辖江都、泰兴2县。

当时,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忽必烈将南宋的大半江山纳入掌中,于是在南宋精华地区设立江淮等路行中书省(简称江淮行省),统辖两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治所设于扬州,故江淮行省又称扬州行省。后来的元廷撤销江淮行省,分设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

吴王军兵临扬州时,扬州的守军是义兵(民兵)青军,为首的元帅叫张明鉴。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时,张明鉴在淮西含山县聚众起事,以青布为军旗,头裹青巾,故名青军。百姓称之“一片瓦”。

张明鉴生性残暴。其乡党大将张监骁勇,善用长枪,枪长一丈二(约38米)。士兵纷纷效仿,使用长枪,因而号为“长枪军”。这支队伍说是起义造反,实为土匪强盗。在张明鉴、张监的带领下,专做攻城抢劫掠夺之事,不分官民。

含山与其正东的和州只有24公里,由于当时是朱元璋在镇守,张明鉴不敢冒犯。他们掠夺了含山县后就弃之不要,接着进犯北面偏东42公里的全椒县,攻占劫掠之后又转向东北方直线距离60公里的六合县。吃完六合县也抛弃不管,跟着进犯抢劫其东北直线距离36公里的天长县。吃光了天长县,张明鉴看上了西南方约51公里远的扬州城,于是进军扬州。

当时,元廷镇南王(螭钮金印藩王)孛罗不花(有写“博啰布哈”)镇守扬州。张明鉴不是孛罗不花的对手,攻打扬州不克。镇南王借机招降这支青军,想借其对付其他起义军。不料,引狼入室。张明鉴没有政治目的,“有奶就是娘”,顺水推舟答应了。接着,镇南王孛罗不花封张明鉴为濠州、泗州义兵(民兵)元帅,驻扎扬州,分屯守御。

1356年三月,扬州发生饥荒。

张明鉴又不安分,别有用心地对镇南王说:“朝廷远隔千里,以后事势不可知。今城中粮乏,众人无所托命,殿下是世祖之孙,当坐大位,为我辈之主。当今宜出兵南攻,以通粮道,解救饥窘。不然,人心必变,祸将不测。”

镇南王孛罗不花仰天流泪,悲哀地反驳道:“你不知大义。如听你言,我有何面目见世祖于宗庙?”

说完令张明鉴退下。张明鉴等人不从,鼓噪而起,把孛罗不花及所部赶出了扬州。后来,孛罗不花到了淮安。不久,淮安城被赵均用的红军攻破,镇南王孛罗不花被杀死。

张明鉴独占扬州城后,却不敢南下渡江攻打吴王的镇江,又未北上攻城就食。第二年,扬州城内的粮食越来越少,于是将领们不再发粮给士兵,并放话:你们去杀人吃。

两万青衣兵转眼成了饿狼,开始到街上抓人回营宰杀、烹煮,先是抓儿童和女子,因为他们肉嫩。消息传开,万人空巷,家家闭户。饥肠辘辘的青衣兵就挨家挨户破门抓人。转眼之间,扬州城变为食人城。最后,剩余的粮食吃完,张明鉴及其将领也纷纷抓人烹肉来吃。

吴王将领缪大亨听说这个消息后,告诉了朱元璋,建议攻打扬州。当缪大亨攻打扬州几日后,张明鉴深感力不能支,继续抵挡必将全军覆没,于是率部出城投降。缪大亨清点人马,还有一万多人。但是进城一查看,24万户的扬州城已是一座死城,没有看见一个居民。

战报送到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通知缪大亨把青军将校的妻子儿女送到金陵城,发粮救济。主要目的是作为人质,以便控制这些敢吃人的大小降将,以防不测。

随后,吴王把扬州路改为淮海府,任命李德成为知府。并设置淮海翼元帅府,调院判耿再成、元帅张德林镇守。

李知府上任后,按照户籍走遍全城,最后在接近东南角的何园(今犹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