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7节(1 / 5)

加入书签

“西美,算了,就在乌鲁木齐生吧。医生说了,宝宝情况不稳定,很有可能提前出生。”

“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还有两个礼拜呢,没这么快,而且火车要比卡车舒服多了。”顾西美掀开被子下了地:“你不去是吧?那我自己去。”

陈东来赶紧上前扶住她。出了病房,不远处的护士扭头看了他们一眼继续去忙了。两夫妻默契地走向另一头的安全出口。

顾西美撑着腰:“陈东来你什么意思?”

陈东来有点不敢看她:“西美,就留斯南在新疆长大不行吗?”

“你脑子坏掉了?”顾西美气得浑身颤抖:“凭啥?凭啥!你来了十年,我跟着耗了八年,还要贴上小孩一辈子?要当新疆人你自己当,我儿子女儿绝对不行!”

“我知道你一直想回上海。”陈东来默然了片刻:“要是再过十年也回不去呢?一直回不去呢?”

“怎么会回不去?我是来支援建设的!支援好了怎么就不能回去?我的家在上海,我姆妈在万春街,我姐我弟我女儿都在,凭什么我不能回?!”顾西美有点绝望,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夹杂着抽噎。好像那个她隐隐明白却一直不愿意面对的事实突然被扯了出来。在阿克苏的五万多上海知青里,人人都以为自己是下一个返城的,她也这么盼望着期待着。

“不要钻牛角尖了,西美。”陈东来轻轻搂住她:“对不起,西美,对不起。就听我的好不好?就在这里生,斯南跟着你或者跟着我都行,我也能照顾他。至少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有个照应,至少我们看得见他摸得到他,至少我们俩能当一次真正的爸爸妈妈。”

“放屁!我怀孕是假的?斯江是假的?”顾西美喘了两口气,推开他捧住肚子:“你怎么照顾他?你有奶?你不要上班?”

“总归有办法的。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或许我可以调去阿克苏——”

“陈东来,我就问你最后一句,你回不回?你不回我自己回。”顾西美没了耐心,直接往外走。

陈东来动嘴说服不了顾西美,更不敢也不可能动手,眼睁睁地跟着她三下五除二把出院手续办了。回到他宿舍,发现他根本还没理行李,顾西美也只冷笑了两声,自顾自躺下休息,留一个后脑勺给他。

——

一九七四年四月一日,陈东来顾西美夫妇登上了乌鲁木齐开往上海的53次列车。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陈斯南当当当当,当当当当,阿姐,阿拉就见面啦。

陈斯江呵呵。

参考资料上海知青访谈录、上海知青系列书籍。

53次绿皮车是趟著名的“强盗车”,人多物品更多,行李架上座位下处处是人体和行李的叠罗汉混搭模式。休探亲假的知青由兵团统一购票,都有座位,但不少“逃跑”或请假的知青舍不得花五十四块钱,往往逃票上车,遇到查票就缩在小台板下头,靠上海老乡们膝盖上的军大衣或棉被打掩护。到了后半程,无论天多冷,车窗都会开着,因为厕所实在太臭。

四月天已暖和,也不是节假日回沪高峰,但火车上依然人挤人。陈东来安置下顾西美就起身去找列车长,提出加钱换一张卧铺票。列车长说“侬运道勿错,过了哈密就能空出不少卧铺。”陈东来猜测是神秘的“马兰基地”的原因,他和列车长交换了一个彼此心领神会的眼神,立刻掏出四十块钱买了一张卧铺票。

出了乌鲁木齐不久,就经过兰新铁路的三十里风口,火车哐啷哐啷着并没减速,车厢摇摆着往前冲。陈东来还没回来,顾西美有点头晕,请对面一位阿姐帮忙从行李架上取下一个小软垫,她把脸埋在了垫子里,深呼吸起阳光的味道来。小台板上的一叠报纸晃得厉害,刮到了她的脸颊,旋即盖住了她半边脸,她没伸手挪开,油墨的味道也那么好闻,像一道屏障把车厢里乱糟糟的一切都隔离开来,留给她一个安稳的小天地。

过了会儿,陈东来回来了,看见顾西美伏在一堆报纸间吓了一跳,赶紧打开行李,找出茶缸和橘子罐头出来,又剥了一个白煮蛋。顾西美强忍着恶心在摇摇摆摆的车厢里吃了,还要八个小时才能到哈密,她不吃也得吃,积蓄体力是必须的。

对面三个人的座位上挤了三男两女,都是上海人。其中一对夫妻是普陀区的,男的在阿克苏的农垦十团,女的在县城棉纺厂,儿子出生后送回了上海的爷爷奶奶家,和顾西美一聊,算老乡中的亲老乡,格外投合,知道她回上海生老二,都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小囡还是要送回去好。”

另外一家三口在乌鲁木齐博格达峰的柴窝铺林场,自然就和陈东来聊了起来。那男人随身带了根笛子,革命时期还不忘建设文化生活,也是难得。顾西美多看了那半截笛子两眼,陈东来忍不住嘚瑟了句“我老婆以前弹钢琴的”,立刻被老婆狠狠踩了一脚。果不其然,那夫妻俩就不怎么搭理他们了,大概知道革命前还能学钢琴肯定家庭出身有问题,基本属于“黑五类”。

陈东来只好讪讪地去和自己的邻座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