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163节(1 / 3)

加入书签

“等月底你们来接我。”

胤禟:“住我府上。”

胤祺:“住我府上。”

两兄弟对视一眼,瞪向对方。

德妃笑道:“你们兄弟也不必争,宜妃妹妹月底出去,八月底住老五家,九月初住老九家,一家住五日,不正好?”

胤禟拱拱手道:“德妃娘娘高见。”

面对两个儿子的眼神,宜妃点点头:“就这样办,老五月底来接我。”

宜妃有两个儿子纠缠,其他妃嫔只有一个,倒是不要争了,选好日子来接人就是了。

德妃跟胤祯说话,这时,雍正黑脸从后殿出来,走到德妃身边,他行了个礼:“额娘,皇阿玛那儿有皇贵妃伺候,用不着您,您以后每月想去十四府上,还是想进宫住几日,您自己选,儿子没有意见。”

手中丝帕都被攥扯丝了,德妃有心想问太上皇是不是给老四脸色看了,当着这么多人,这种话不好问,她只点了点头:“过几日,额娘进宫瞧瞧你。”

胤祯不满:“宫里您住了大半辈子,那里有什么好去的。额娘您若是进宫,还不如去儿子府上,四哥给我选了一座好大的王府。”

胤禟和前头几个封王的兄长,府邸要么皇子府要么是贝勒府改建成王府,只改了规制,地方还是那么大块地方。十四封王后才出宫建府,按照王府的规格选的地,自然就宽敞些。

“你个傻小子,你四哥疼你给你选了个宽敞的王府,你也疼疼你四哥,额娘去宫里看看那些奴才有没有慢待你四哥,下月额娘再去你府上。”

德妃说话一碗水端平,雍正笑了起来,他拍拍十四的肩膀:“额娘在宫里,你也可进宫看望额娘,我这个做哥哥的,还能不允?”

胤祯笑道:“那可是四哥说的,我可记着呢。”

“福晋,咱们走了。”

“来了。”

胤禟一家三口去跟皇祖母行礼告别,随后才离开大殿,胤禟牵着女儿走出大门了,回头见福晋还在后头,他催了一句。

叶菁菁快走几步跟上胤禟,一家人上马车后,叶菁菁凑到胤禟身边小声说了一句:“德妃娘娘如今对四哥不错。”

胤禟轻哼,德妃对四哥么,还行吧。

中秋节后,各地恩科预备开考了,张廷玉去浙江当主考官,一时间,张廷玉的各种诗文被书铺高价售卖。

张廷玉的出身不是秘密,他受皇上看重,又跟瑞亲王夫妻关系亲近,他出的考题,自然能体现朝廷的偏向,他的观点看法,自然能契合皇上的圣意。

张廷玉早有准备,早早叫人放出话去,他的诗文中没有治国的方略,望学子们不要购买他的诗文。

张廷玉此话一出,他的诗文卖得更加好了。

张廷玉十分无语,罢了,他们想买就买吧,反正这冤大头三年也才一回。

按照皇上的吩咐,今年的举子试会有一道加试题目:何为大学?

雍正吩咐翰林院的翰林们写过这道策论,一篇满意的都没有,恩科一开,雍正就开始期待了,大清的学子们,究竟谁能写出一篇让他满意的答案呢?

围绕着菁华大学的争论已经进行了许久,皇上对菁华大学的态度不是秘密,因此,在学子们看来,这样的加试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根本不用费心思量。

再者说,反正写好写坏都不加分,随便写一写就罢了。

举人试考完,考官们都被关在房里判卷,几日判下来,张廷玉和众位考官没有看到一篇稍微有新意的,关于何为大学的回答。

“张大人,咱们浙江学子都是务实之人呐。”

副考官此话一出,其他考官都意会到他的意思,都露出了你懂我懂大家懂的笑。

“大人此话差矣,学子们如此答卷,正好能瞧出学子们对朝局的关心,否则也不能都知道皇上和朝廷的意思。”浙江学政强行替治下学子挽尊。

张廷玉皱眉:“皇上需要的是能自己动脑子办事的官员,不是需要只会附和他的应声虫。”

此话只有张廷玉这等宠臣能说,其他官员都不敢接话。

何为大学?能来考举人试的学子至少读了十余年的书,对此他们心中都没有自己的答案吗?愚蠢还是敷衍?

浙江学子无人给出自己的答案,四川倒是有一怪才名叫许礼,其他答卷他一字未写,何为大学这道加试题,他写了整整十页纸。

他先是详解大学这个词从古至今内涵的变化,最后给出他的详解,他认为的大学,不是牵强附会,给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写出无数本注释的书来!

能称之为大学之道的,不是守成,而是弃旧图新!

永恒不变的是教条,不是真知!

随后,许礼把曲阜孔家大骂了一顿,总结陈词:曲阜孔家守成,遵守教条,那是因为他们无耻,妄图用腐朽的绳索捆绑住学子的脑子!

妄图用腐朽的绳索捆绑住学子的脑子,他骂的是曲阜孔家,还是用曲阜孔家控制天下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