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154章(1 / 2)

加入书签

秦陌见她难过,一时间不由慌了心神,倾身探上前,刚想伸手,兰殊却抬臂捂了把脸,躲去了他的关切。

那种似有若无的距离感,再度在少年心里蔓延了开来。

“你哭什么?”

只见少女眼角坠下泪来,指着长寿坡,狠狠埋汰了句:“这坡,这坡太陡了!”

(卷一完)

元成三年, 又是一年春。

杨柳生絮,海棠初开。

三年一度,春闱将至, 各地举子长途跋涉,汇聚长安城。

这段时日,会馆各处遍地都是一派吟诗作对, 斗文比墨的盛景。

那一茬茬风华正茂的才子名士, 成群结伴地出游赏春, 成为了这一年春日曲江最醒目的风光。

除却新帝登基特设的恩科,这是李乾继位以来的第一场春闱大考。

科举选拔本就是历朝历代筛选人才的重要手段,李乾虽已登基,在朝堂的根基仍然薄弱,急需扶植新的势力,选拔更多的新人入朝堂。

是以这次科考, 李乾尤其看重,单是春闱的三道试题, 他就已召集中书省和翰林院一同研究了数日。

秦陌属于朝堂武臣一派的新生,却每次都被他喊来凑个热闹。

大抵在他这表哥心里, 他文武双全, 是个可堪只领一份俸禄而掰成两用的香饽饽, 需要早早栽培他打两份工的潜能。

秦陌对于他这种毫无人道的做法无声抗议, 端坐于诸大文臣中间,任由他们讨论的如何激烈,沉着眉宇, 不发一言。

白驹过隙, 恍如转瞬,少年郎如今年有十九, 即将及冠,俨然已有了一副成年美男子的尊容,风致尤甚年少,对于这世间女儿而言,完全成了一个更加迷人危险的存在。

而他早已将墨发束起,头别梁冠,未行及冠礼,就已将自己当作成人来看。问其缘由,便是为了显得年龄大些,在军中更好树威。

秦陌也的确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只见他骤然听到李乾点名,徐徐转首,犀角玉簪冠下呈现的是一副谪仙般的容颜,眉目疏朗开来,愈显得俊逸无双,光洁如玉的额角,露出一撇与生俱来的美人尖,乍一眼,真真像极了当年的摄政王秦葑。

别说军中的那帮秦葑旧属老将,中书省剩下的这帮子股肱之臣,却有哪个没在秦葑手下办过事?

这会子,霎那间望见一副几乎与当年上司如出一辙的眉宇,心口都忍不住打了个颤。

再加上秦陌身上还多了一股越来越像他母亲的清贵华然,冷冰冰搁在他们中间,便是不说话,竟也叫他们忽视不起来。

只见他们一轮交谈过去,听圣人提名,纷纷都朝他探去了视线,就等着看世子爷还有什么高谈阔论,秦陌一下被架到了火上,没想法,也得变得有想法起来。

“微臣以为,不若第三题,便让他们论一论当今国朝局面的战与和?”秦陌提议道。

话音甫落,御书房内,那帮以和为贵的老臣,静静围坐在李乾身边,眉宇间顿时有了忧愁之色。

考虑到历代科考试题的时事性,这个议题,确实值得一论。

今年开春,北境的边防探子呈报,突厥近日隐隐已有了一些卷土重来的异动。

虽然还没有确切的举兵,但大周与突厥积怨已久,便不是当下,迟早也会有一个了结。

好在这几年大周朝风调雨顺,国库尚且充足。

只是军队人马尚且涣散,精锐不足,若要现在打,恐怕得出奇制胜,方能有破局之势。

对此李乾心中一直不得纾解,有意重振玄策军,打造一支精兵强将。

可中枢大半的老臣都是守旧的主和派,认为富兵强戎只会给敌国传递嗜战的信号,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导致重兵压境,民不聊生。

在秦陌眼里,这些话当然是一派胡言,同睡在随时起火的柴堆上,还奢望高枕无忧,没什么区别。

而他提议在科举设置战和考题,无异是有助于李乾选拔出新一拨主战的朝堂新人,来给他们收复山河的愿景助势。

这一提议,当然遭到了在场大半老臣的竭力否决。

最后自然又是一场唇枪舌战,秦陌一张嘴便是铁齿铜牙,也说不过那么多的老酸儒。

争论到最后,秦陌怀疑李乾叫他过来,分明就是来试中枢态度的。

满朝之内,只有秦陌的身份地位,足以同中枢大辨一场,而不至遭满堂攻讦。

便是不看在章肃长公主的面子上,凭少年这张越来越像秦葑的脸,作为王爷唯一的后裔,他们也得手下留情。

秦陌为李乾当了一回出头鸟,临出御书房,趁着四下无人,悄无声息地轻踹了他一脚。

李乾温润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抚,“得,过两天送你一份大礼。”

秦陌半信不信,鼻尖冷嗤了声。

--

走出前省,天色渐晚,秦陌仰头看了眼天空,隐隐有乌云压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