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aixiaoshuow.com

第19节(2 / 3)

加入书签

没人把拍电影当做游戏。

还好《古宅》的故事限定在四合院内,基本没有外景拍摄,不需要到处奔波,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在秦砚做前期准备的时候,他就已经把每一幕都绘制了分镜图。每一张分镜图上都有角色所处的位置、光源方向、背后大概布景等。

分镜图很常见,但很少有导演会像秦砚这样详细,并且每一幕都绘制。

首先,画图太耗精力,哪怕分镜图只是潦草绘制,每一页分至少也需要十多分钟。这本上百页的分镜图,花了他数十个小时。

其次分镜图只是可遇不可求的理想情况。一旦开始拍摄,会出现很多未曾预料的变化。

比如说明明想要拍摄晴朗天空的强光画面,但是由于天气问题,整个光线不足,又要立刻进行修改。

还好《古宅》可以极大的避免这些问题,因为绝大部分的戏份全部发生在四合院中。

秦砚之前创作剧本和分镜图那半个月,一个人住在四合院中内,从早到晚、风雨不断。他已经对四合院的每一处布景、每一处光线反射都已经了然于胸。

也就是这种了解,才让秦砚能够完成《古宅》的分镜。

秦砚这种完美主义,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接受和理解。也难怪曾经和秦砚合作过的演员、工作者会偷偷给秦砚取一个外号“片场的独裁者”。

以往秦砚绘制出详细的分镜图也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和以往的电影场面宏大有关,也和缺乏得力助手有关。

而《古宅》因为刘正文的存在,让这一切有了可能。刘正文一直站在镜头之外补光或者挡光,把dv摄像机当做胶片去对待。

别看刘正文只是一个学生,也别看他平时总是口是心非,,但是在工作状态下的刘正文,那就是一个可以和秦砚一较高下的完美主义者,也只有刘正文才能够迅速理解秦砚的想法与需求。

拍摄时间稍微有任何的变化,刘正文就能立刻根据整个自然光源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秦砚只用去把控谢北杨和奚芊芊的情绪变化和表演,把光线方面的事情全部交给刘正文,这极大的减轻了秦砚的工作压力。

秦砚当初对刘正文说了一句:“只有你能够胜任这个工作,也只有你能够帮助我”,这句话可一点都不是恭维。

虽然之前说了这么多dv摄像机的好处,但绝对不是说dv就是一种绝对完美的摄像仪器。如果让秦砚选择的话,他肯定还是会选择照片摄像机。

毕竟在展现的画面效果与拓展性方面,dv摄像机的性能实在是太差劲了。

有的时候秦砚看着dv摄像机拍出来的略带模糊画面就想重新拍摄,这和他一贯的审美标准实在不合。

在没有办法改变摄像仪器的情况之下,秦砚只可能通过其他的手段对画面进行一定的弥补。

不能调整清晰度、不能改变焦距、甚至也不能够改变景深,那么剩下能够对画面起到决定性构成的就两点,一是画面的空间构成,另外一点则是光线的运用。

不要看着刘正文只是在那里拿着挡光板,其实更多的工作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他已经默默完成。

而任越则拿着收音设备,一直在为李子安和朱雨菲收音。

虽然说dv摄像机也有自带的收音功能,但最终呈现的效果会有些模糊,不能达到秦砚的要求。

任越现在干着体力活,自己的大脑也完全没有停歇下来。

他完全把自己投入了整个故事的情绪之中,思考什么时候该插入什么样的音效。他的工作虽然在拍摄完成之后,但想要尽善尽美,就必须要抓住整拍摄过程中的所有灵感。

虽然这一个六人的团队才成立不久,但是此时已经展现出了超高的效率。

任何一部电影的完成,除了备受瞩目的演员外,更多的工作根本不为人知。

拍电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伟业。

挑战

此时东方天空熹微,深秋的天空特别爽朗,有一种让人睁目决眦的冲动。秦砚站在四合院内,特别想把这样的秋景拍下来,他知道未来平城的天空会越来越灰暗,光污染、雾霾充斥天空。

可惜的是他的照相设备全部放在家中,秦砚灵机一动。他拿起dv摄像机不再考虑各种拍摄性能,哪怕再模糊他也想要把这片天安空留下来,或许这就是摄影的魅力。

“芊芊姐他们都走了吗?”

秦砚回过头,望向声音的来源处,dv镜头也随之移动。画面里出现一名少年,穿着湖蓝色的高领毛衣,朝着他挥了挥手。

2000年,高丽电视剧《蓝色生死恋》传入华国,引发了一场波及下至八岁,上至八十岁的欧巴浪潮,同时也对华国文娱造成了莫大的影响。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国内出现了无数的高丽风打扮,比如高领毛衣与风衣的搭配。可惜很多人穿出来有一种莫名的油腻感。但此时穿在谢北杨身上却格外的清爽,翩翩少年、鲜衣怒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